关于对柳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53号提案的办理情况
建议内容:关于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的建议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视察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一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2019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根据分类,农业品牌分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其中区域公用品牌是企业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的“助推器”,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及实施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形成了水果、茶叶、稻米等多种农产品品牌。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市农副产品注册商标数达到9000余件,“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262个。在此基础上,打造了一批“柳”字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其中柳州螺蛳粉、三江茶等7个品牌入选广西“桂字号”区域公用品牌,快速带动了农产品溢价20-30%,极大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起步较晚,对部分农产品品牌重创建、轻保护、少运作,多数品牌影响力仅停留在局部地域。全市262个“三品一标”产品中,地理标志农产品仅8个,地标产品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特别是名优特色农产品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标志,制约了柳州名优农产品发展壮大。如“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虽然部分产品贴有地标证明商标,但在种类繁多的网络销售中,消费者难以辨识,假冒产品屡禁不止。全市农产品多而不优、有“品牌”少“名牌”的结构性矛盾还较突出。为此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优先推动,科学制定我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规划,建立健全品牌农业发展政策体系。按粮食、水果、油茶等行业分类成立农业品牌协会,引导和鼓励传统、优势、特色农产品企业加入公用品牌运营体系。对中药材、渔业、畜禽等特色产业,以市级为统领,一个品牌打造到底;对食用菌、蔬菜等集中度较高的特色产业,上下齐心,打造县域农产品公用品牌。
二、推广柳州区域公用品牌理念,设计特色公用品牌商标。目前,我市部分纳入自治区农产品目录的农产品,被授权使用“广西好嘢”标志,但产品的柳州文化和县域特色还不鲜明。近年来,桂林市推出六大特色农产品的系列标志、贵港市推出“桂平福味”区域公用品牌、浙江台州市全力打造“台九鲜”区域公用品牌,从品牌的使用上引导当地农产品实现规模化、系统化及标准化;国内一些影响力大的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都有自身独特标识,如安吉白茶、宁夏枸杞、雁荡山铁皮石斛等,在市场上辨识度高、品牌效益好。建议由市农业部门牵头,聘请专业团队整合名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商标,通过开展巡回推介、创建微信公众号、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将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成为农业领域的柳州名片。
三、明确经营和管理区域公用品牌的实体。从先进地区来看,品牌经营和管理机构一般为企业或行业协会,工作内容涉及商标注册、品牌授权、市场推广等方面。建议结合我市实际,授权专门机构或社会团体,作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经营主体,组织、引导、帮助和吸纳区域内更多的农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引导农户、涉农机构加入形成产业集群。
四、建立区域公用品牌财政保障机制。建议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营销和宣传。制订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奖补办法,对品牌经营、管理机构及使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经营主体进行奖补,促进品牌推广使用。对纳入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标志管理的农业经营主体,在项目申报、先进评选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承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协办
办理答复情况:
尊敬的付建文委员:
您在柳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的建议》(第053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柳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多措并举,通过政策引导、渠道创新等方式,以“工业化思维”做精品牌,将我市各县域的特色产业培育成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战略产业,全面提升我市的特色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石,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自2018年以来,我市组织各县区积极参加广西农业品牌目录遴选,截至目前共“融安金桔”、“三江茶”等10个区域公用品牌、18个农业企业品牌、28个农产品品牌入选广西农业品牌目录,打造了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2019年融安金桔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目前有效期内“三品一标”总数为30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16个,绿色食品140个,有机农产品3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9个,农副产品注册商标超过9500个,在乡村振兴中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一是持之以恒地将打造全县域优势农业产业作为农业品牌建设的奠基石。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统筹和部署下,在各级农业人的努力下,我市县域农业产业逐渐由散到合、由弱到强,独具地域特点的品种、品质、品牌优势得到市场认可,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三江茶、柳江莲藕、融水紫黑香糯、三江高山鲤鱼、柳江香葱等成为柳州农业产业的品牌代表产业,全产业链开发已具一定规模,市场品牌效应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2018年至今,融安金桔、三江茶、柳江莲藕、三江高山鲤鱼被广西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融安金桔、三江高山鲤鱼被农业农村部等五部委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特优区3年的创建期中,大力推进“龙头企业+流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品牌经营”的农业产业化(品牌)联合体,通过品牌统一经营实现品牌溢价,建立品牌溢价利润分配和返还机制,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各级特优区全县域的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管理占全县产业面积的60%以上,不断增强绿色优质高端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目前,融安金桔、三江茶、柳江莲藕、三江高山鲤鱼等均是自治区认定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均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二是坚持将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作为品牌建设的基石。我市坚持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打牢创建品牌农业的基础。融安金桔经我市农科人员近30年努力,从第一代油皮金桔培育出第二代滑皮金桔、第三代脆蜜金桔,通过和现代电商完美结合,快速成为国内水果电商的“宠儿”,销售价格从2元/斤飙升至20元-50元/斤并供不应求,全市种植面积超过24万亩,2021年仅仅融安县网络销售额达15.5亿元。通过多年育种和改良,在柳江区培育出了享有“柳江玉藕”之誉的柳江莲藕新品种,不仅亩产翻番,且品质优势,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到10万亩,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种植规模的双季莲藕产区,总产量20.5万吨、总产值10亿元以上,2021年莲藕的价格为历史水平最高,近几年,科研人员在全国首创双季莲藕套种慈姑一年三熟的生产模式,实现莲藕套种慈姑面积2万亩、总产量3万吨、总产值1.5亿元以上。在柳江区全力发展特色香葱,在市场的带动下,迅速发展成为达9万亩(含复种)优势产业,年产香葱17万吨,总产值7亿元以上。得益于产业的良性发展,目前,融安金桔、柳江莲藕已获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柳江莲藕计划在2022年申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三是坚持将品牌建设作为市场营销的制高点。2018年,我局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建设的指导意见》、《柳州市品牌强农建设2018--2020年工作计划》,对全市农业品牌建设统一部署和规划,在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三江茶叶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上的预算投入超过5000万元。常年创办网上柳州螺蛳粉节、融安金桔节、三江春茶节、三月三、双十一等重大活动,与国内各类知名的网络平台、大V、网红、手机APP等始终保持互动,持续进行爆款、抢购,打造牢固的消费渠道,培育大量忠实的消费群体。连续2年进行“融安金桔”高铁冠名宣传活动,让金桔品牌贯穿大江南北。持续实施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电视收视率、网络点击率“过亿”工程,进行大规模的网络平台营销,让其迅速“蹿红”并创新营销渠道。
四是坚持将“请进来、走出去”作为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市级财政拨出2亿元水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品种品牌品质升级、标准化分级生产、仓储冷链、品牌打造等提升工程,全力夯实产业基础。通过举办中国柑桔产业年会暨柳州柑桔产销对接会,把柑桔知名专家、经销商、加工企业家请到柳州,进一步强化柑桔产业资源汇聚,促进产业链资源交流融合。近年来通过连续在国内重点城市举办品牌推介会,加强与当地市场的链接,直接实现渠道对接,提高了“柳州柑桔”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据统计,近三年通过品牌推介会建立的长期合作的商户较为稳定,柳州柑桔订单量及交易额逐年递增,2018年交易额较2017年增长了25%,2019年交易额较2018年增加了40%,其中,融安滑皮金桔和脆蜜金桔增速惊人,同时还顺利打开了清皮蜜桔销售渠道。2019-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水果产业基本上没有发生滞销现象。
五是坚持将品牌营销人才队伍培育作为开拓市场的先锋。通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效应带动,一批本土新型品牌快速成长。一直以来,我市坚持营销经纪人本土化的培育理念,整合政策和资金,快速培育出大批本地营销经纪人。在2014年国内农村电商启蒙阶段,我局就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返乡大学生、农场主、退伍军人、涉农企业中培育了一大批农村电商和经纪人才,目前成为我市初级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主力。2020年,第一期学员中的韦小东创立的“大桔已定”品牌年金桔等产品销售额超过7000多万元,赖园园创立的“桔乡里”年金桔销售额将近3000万元,蒙可畅创立的“贝江村”年本县农产品外销额超过5000万元,我市柑桔主产区鹿寨县培育出规模化的品牌外销经纪人超过40人,其中销售额最大的经纪人年销售额近亿元。
六是将品牌标志规范化管理作为品牌建设的群体基础。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谋划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发展政策框架,夯实发展基础,重点针对柳州市独具特色产品开展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运用工作,全力助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因地制宜出台有助于地理标志对接精准扶贫的各项新政策、好政策。先后出台了《柳州市深入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推进柳州品牌建设实施方案》、《融安县深入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推进融安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申报一批、争创一批、培育一批、储存一批”的工作思路,梯次衔接,整体推进。根据《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第354号)》,组织实施我市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监督管理,对侵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侵权行为进行查处,切实加强对地理标志商标侵权商品源头追溯力度,依据《商标法》对地理标志商标侵权商品生产、销售、注册商标标识制造等环节开展全链条打击。指导区域公用品牌商标持有人授权企业在产品外包装上规范使用、合法使用地理标志及专用标志。
七是持续将农产品公用区域品牌提升建设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点。长期树立将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及实施乡村振兴的新动能的理念,加强现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整体提升、潜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稳步培育。2022年,市本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农业生产发展等专项资金3000万元、实施乡村振兴“美丽柳州”专项行动基金预算1.7亿元、统筹衔接乡村振兴资金14.24亿元(截至4月24日)均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奖补内容纳入列支范围,为我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探索发展“一市(县)一产业一品牌一联合体”模式,组织引导种养、加工、流通等环节新型经营主体创建产业化品牌联合体,开展联合经营,实行统一品牌运营、统一产品标准、统一产业经营、统一市场营销、统一价格体系、统一利益分配,形成一二三产联动机制。加强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三江茶叶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行业协会建设和规模,引导其他条件成熟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协会机制,做大做强品牌和产业。
感谢您对柳州市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我们的回复能令您满意。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并诚挚欢迎您莅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