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71号提案的办理情况

来源: 柳州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2025-06-03 09:10   

提案内容:关于大力发展螺蛳粉原材料产业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柳州以工业化理念推动柳州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把“小米粉”做成了“大产业”,已经构建起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螺蛳粉原材料产业链,是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上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市螺蛳粉一二三产业已实现深度融合,2024 年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700 亿元,本地原材料种养殖基地规模达 70 万亩,带动 30 多万人就业。

一、现状与问题

当前,柳州螺蛳粉原材料虽已形成一定的供应规模,但仍存在依靠外地货源,本地供应不足等不少问题。一是周边县市以及外省,借助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势头,大力推广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殖,各级政府政策倾斜力度大,外来产品多,同质化严重,导致行业内卷,竞争大,本地农户种养殖亏损;二是部分原材料如竹笋、豆角、木耳等的种植还较为分散,缺乏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基地,这使得产量和品质稳定性欠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三是在原材料加工环节,一些小作坊式的加工企业卫

生条件、生产工艺有待提升,影响整体产品质量。而且,原材料产业的科技投入不足,在品种选育、保鲜技术等方面相对滞后。

二、意见与建议

(一)继续保持对螺蛳粉原材料产业扶持力度

1.自 2022 年出台补助政策以来,广大农户、合作社对种养殖积极性很高,但是前期农户观望的还比较多。2023 年后有更多农户加入产业,这些很多都是新手,技术还不够成熟,应该继续保持政策支持,鼓励农户种养殖。

2.《2022 年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财政扶持资金每年都对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殖有扶持政策,但是逐年降低补助标准。在现在市场竞争激烈,生产成本高的情况下,建议继续保持并加大对螺蛳粉原材料产业扶持力度。

(二)加强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

鼓励农户集中流转土地,打造大型的螺蛳粉原材料种植基地,例如针对竹笋、豆角、木耳等主要原材料,按照统一的种植标准,科学管理,合理施肥、防虫等,确保产出的原材料品质优良。完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稳定产出。

(三)提升加工企业水平

加大对原材料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其改善卫生条件,更新生产设备,严格按照食品加工规范操作。通过组织加工企业负责人参加专业培训、到先进地区观摩学习等方式,提升其管理能力和质量意识。此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兼并重组小作坊,整合资源,打造一批有规模、有品牌影响力的原材料加工龙头企业。

(四)强化科技支撑

设立螺蛳粉原材料产业科研专项基金,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选育出更适合本地环境、产量高、品质好的原材料品种。同时,攻关保鲜、储存等关键技术难题,延长原材料的保鲜期,降低损耗,保障全年都能有充足且优质的原材料供应。

(五)完善产业配套服务

搭建原材料产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供求信息、价格走势等,帮助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另外,完善物流配送体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原材料运输的时效性,确保新鲜的原材料能快速、高效地进入生产环节。

(六)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

统一打造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品牌形象,通过举办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美食节等活动,宣传推广优质的螺蛳粉原材料,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消费者不仅认可螺蛳粉成品,也对其原材料有更高的认知度和信任感。

总之,大力发展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农户等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如此才能为柳州螺蛳粉产业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让这张柳州名片更加闪亮。

承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商务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协办

办理答复情况:

洪龙金委员:

您在柳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螺蛳粉原材料产业的建议》(提案第071号)收悉,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交由我单位牵头主办,市商务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市场监管局协办。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坚持政策引领,优化原材料产业扶持力度

一是优化政策。2022-2024年连续三年印发支持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螺蛳粉原材料的扶持方向和奖补明细。扶持政策由过去简单的补贴苗种、种养殖环节,向补贴原材料育种、基础设施建设、初加工全链条转变,通过政策激励、利益保障等方式,引导更多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和农户参与原材料产业建设,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用好政策。近几年全市化债压力大,市县可用财力偏紧,对螺蛳粉原材料的补助标准逐年降低,但市县仍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倾斜支持原材料种养和加工建设。目前已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资金3.28亿元、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资金2.4亿元,倾斜用于支持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产业的发展。2025年安排市级衔接资金2065万元,专项用于竹笋、木耳、粉用稻的发展,有力促进原材料种养殖和加工发展。

二、加强示范带动,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原材料基地

一是完善标准体系建设。目前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共有6个子体系571项标准,其中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方面标准共19项,包括原材料基地建设与管理、原材料种质规范、原材料种养操作等。《水稻种植基地建设规范》《柳州螺蛳养殖技术规程》等标准体系,让螺蛳粉原材料在基地建设、种质培育、种养操作有了理论上的标准依据。实践中,组织农业专家团队深入乡村,通过现场教学、线上答疑等多种方式,为农户提供种养全周期技术帮扶。同时大力推广竹笋、豇豆、木耳、螺蛳等螺蛳粉原材料无公害生产,农药、化肥使用量逐年降低,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水肥一体化设施普遍推行,有效保障了原材料的品质。

二是加强示范带动,打造标准化、规模化原材料基地。依托螺蛳粉为主导产业,成功创建柳南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效推动螺蛳粉原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柳城县以广西绿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木耳种植加工产业园,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搭建统一标准的木耳种植棚,将种植棚租赁给农户帮助发展生产,带动了多个合作社发展木耳种植。目前全市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竹笋基地有17个;相对连片20亩以上豇豆基地24个;10亩以上木耳基地21个;50亩以上螺蛳养殖基地20个,柳州螺蛳粉核心原材料面积超20万亩。

三、加强监管力度,提升原材料加工水平

一是加强原材料质量监管。坚持质量就是生命,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在生产企业端,通过建立食品安全总监制度、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机制,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并引导企业实施HACCP、ISO22000等国际认证体系。针对米粉、酱腌菜等高风险衍生食品企业,采取“日常监管+监督抽检+飞行检查”组合拳,近三年累计开展体系检查企业超200家次,实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在源头质量把控上,建立覆盖豆角、木耳等核心原料的专项监测机制,依托物联网技术打造“一物一码”溯源系统,实现种植、加工、流通全流程数字化追溯,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原料产地、检验报告等质量信息。通过“标准引领+科技赋能+严格执法”三位一体监管模式,柳州螺蛳粉产业构建起原料可追溯、过程可监控、产品可召回的质量保障体系,为“国民美食”走向世界筑牢安全防线。

二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动原材料生产、加工、打造品牌和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培育壮大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殖和加工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我市有规上螺蛳粉加工企业56家,其中螺蛳粉原材料加工企业21家,培育了广西得华食品有限公司、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等4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出酸豆角、酸笋、螺蛳、木耳、米粉等原材料初加工相关经营主体322家,其中,米粉加工经营主体152家,加工产能可以满足全行业需求;酸豆角、酸笋加工经营主体102家;螺蛳、木耳加工经营主体68家。

四、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原材料科技创新

一是支持科技创新,加大原材料新品种选育。支持螺蛳粉原材料领域科技创新,推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同成立“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共同打造袋装螺蛳粉“双百亿”产业。实施《稻田田螺综合种养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示范及推广》等科技创新项目,开展柳州市食用竹类种质资源现状与利用调查等,发现“融水麻竹”“三江麻竹”等本地麻竹的优良地理种源,建设竹品种种质资源基地1个;开展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建立示范基地,引进中嘉早17、菁华粉稻、桂特籼占等10余个粉用稻品种,筛选出适应性优良、高产稳产、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柳州种植推广的粉用稻品种新丰3号、广粮新桂、菁华粉稻;开展食用菌栽培试验示范、高山栽培黑木耳试验示范等,引进黑山和916两个品种进行出耳品比试验;开展广西区内外不同种源地麻竹种质筛选试验,为选育螺蛳粉原材料良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保障优质原材料供应。通过“公司+院校+基地+科研”的合作模式,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广西林科院等多家国内领先的科研院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开展米粉稻、种鸭、螺蛳、竹笋技术研究和智能化装备应用等技术攻关,鼓励螺蛳粉原材料加工企业深化生产、经营、销售物流等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引入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冷藏保鲜技术,推进原材料产业数字化。目前,全市建有各级螺蛳粉研发机构5个,柳州螺蛳粉企业技术中心10家,螺霸王、善元、沪桂、得华食品等4家螺蛳粉企业先后获评自治区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五、完善配套服务,强化原材料柳州产柳州配

一是搭建产销平台,拓展市场渠道。为解决原材料供应与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对接不顺畅等问题,促进螺蛳粉原材料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举办“2024 中国(柳州)国际米粉产业博览会”“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等多场产销对接会,积极组织原材料生产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等。同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线上销售,拓展市场渠道,推动实现原材料本地供应率稳步提升,助力柳州螺蛳粉原材料走进实体店、走向全国,不断强化柳州螺蛳粉原材料柳州产柳州配。

二是完善物流体系,建设生产集聚区。推进螺蛳粉企业集群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柳州螺蛳粉电商产业园3个产业集聚区服务功能,实现产业聚集发展。目前,园区入驻预包装螺蛳粉生产及配套企业98家,涵盖上游农产品初加工、预包装螺蛳粉生产、包装印制、电商物流等全产业链企业。支持鱼峰区建设柳州螺蛳粉原材料集散交易(加工)中心项目,打造成国内知名百万吨级原材料、百亿交易规模的螺蛳粉原材料交易市场,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土地股权交易和招商引资,计划今年完成建设。

六、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原材料认知度和信任感

一是推进原材料品牌建设。积极推动原材料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推动“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运用和保护,提高本地原材料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对使用本地原材料的螺蛳粉产品进行品牌认证和宣传,打造“柳州螺蛳粉本地原材料”的品牌形象。目前螺蛳粉原材料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35个,有机农产品3个,名特优农产品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全市累计许可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专用标识的企业共84家。“柳州螺蛳”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为柳州螺蛳提供了法律保护,提升了品牌价值,并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二是鼓励企业培育自有品牌。组织开展柳州螺蛳粉“十大品牌”评比等活动,着重培育一批精品优质品牌,提升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共培育出柳州市谷之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螺小黑”里高泉水螺、柳州市螺状元食品有限公司“螺状元螺蛳粉”、柳州沪桂食品有限公司“嘻螺会螺蛳粉”、广西家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家柳螺蛳粉”、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螺霸王牌螺蛳粉”“螺蛳鸭脚煲”、广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柳江人家牌螺蛳粉”等农产品品牌。不断挖掘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2025年“柳州螺蛳粉”品牌价值达到150.51亿元‌,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地理标志)榜单排名第19位,较2024年上升8位,挺进前20名。同时“柳州螺蛳粉”入选2024年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并位列第4名。

202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