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州市第十五届人大第六次会议第13号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

来源: 柳州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2025-06-06 16:40   

建议内容:关于支持城中区莲花山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事由

请求支持城中区莲花山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支持城中区建设莲花山乡村道路项目和环江村农业灌溉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是根据2017年8月1日施行的《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莲花山保护范围分为核心保护区、现状控制区、综合利用区,其中核心保护区严格限制开发,确因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需要进行建设的,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现状控制区严格控制建设现状,不得增加建设用地和开发强度;综合利用区实行适度建设。结合《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划定的三区三线,城中区发展空间最大的未开发区域即为莲花山片区,但2019年12月经市政府批复实施的《柳州市莲花山总体规划》已无法适应莲花山片区发展需求,对区域发展造成了制约。

二是因城中区无贫困村贫困户,在近十年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未获得上级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这类政策支持,莲花山片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落后。

三是目前莲花山乡村道路现状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莲花山片区主要包括柳东村、环江村、牛车坪村、河东村,原道路线路等级低、线形差、路面窄,贯穿村庄只有一条双向两车道(环江滨水大道),严重影响了村民农业生产资料及农副产品运输;车辆出行不便,不便于群众前往莲花山景区及周边村庄游玩;根据《柳州市乡村振兴农村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关于城中区乡村振兴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内容,计划建设城中区乡村美丽公路。目前莲花山乡村道路项目(项目概算总投资约为2.1亿元)因资金未落实已暂停。

四是环江村现有水田、园地等4600余亩,土地板块间缺少合理水资源调蓄供给,因缺水导致粮食生产和农业特色产业受限。为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发展生态观光和乡村旅游,需新建灌溉工程(新建泵房6座、分蓄水池5座、灌溉管网设备等),新建灌溉工程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推进农业现代化,该项目满足农业领域重点工作七个提升行动和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管护攻坚行动的要求。

三、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二是莲花山被喻为柳州市的“后花园”,莲花山区域范围内聚集了大美滨江休闲农业示范区、龙壁回澜、佘家祠堂、柳州樱花谷、百年龙眼林、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乡村休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进一步完善片区的基础设施,可有效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解决好“保护”和“发展”的矛盾。

三是莲花山乡村道路建成后将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道路等级,纳入自治区年报系统,得到更全面的养护;为片区招商引资提供有力保障,带动环江沿路闲置地块加快开发利用;解决群众、车辆出行难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四是环江村农业灌溉项目投用后,在环江村构建成一套完整的现代化农业灌溉体系,可灌溉覆盖东流屯、深水屯等村屯的水田、畲地、果园地等共计1500亩,解决周边农田、果园灌溉问题,为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发展生态观光和乡村旅游提供有力保障。

四、具体的办法措施

一是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保障项目要素,恳请柳州市支持城中区乡村振兴项目(莲花山乡村道路项目和环江村农业灌溉项目)建设资金2.28亿元和保障项目建设用地。

二是积极申请上级资金,依据桂农厅函〔2024〕1411号文《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开展2025年农业领域重点工作七个提升行动和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管护攻坚行动项目申报的通知》,城中区谋划环江村农业灌溉项目申报2025年乡村振兴涉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衔接资金12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修建灌溉工程,新建泵房、分蓄水池和灌溉管网设备等设施。

承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中区政府协办

办理答复情况:

文衍红(等)代表:

您在柳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打造柳州“全国水质冠军”,推进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第8号)收悉,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交由我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协办。为了提高提案答复的质量,我局针对提案内容,于2025年3月26日印发了办理工作方案,在汇总协办单位相关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政策导向”的建议

我市出台《柳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柳州市柳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总体方案》《柳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19—2035年)》《柳江流域经济带“十四五”发展建议》《柳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等17个水环境治理方案和规划文件,颁布了《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成立柳江流域保护委员会和柳江流域保护中心,优化柳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职责,规范柳江流域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建立完善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在全市各层级各部门间建立了同心协力保水护水的工作格局,将水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管理整体规划。利用水质优势开展水处理、水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发和创新,引进和培育环保技术、设备和服务企业,截至2024年底,柳州市拥有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示范企业和广西数字化车间110家,占全区约1/4,年产值已超过‌100亿元;支持企业利用水质优势开发水产业产品,目前我市有西露纯水、笙露山泉、红茶山泉水、侗乐山泉等34个水产品品牌,年产饮用水393万吨,产值超5亿元。形成“1个控制中心+10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10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点+1台水质应急监测车”的水质监测网络,建立“六合一”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信息系统,引入广西首套企业排污智能管控系统和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建立“遥感监测+现场核查”双机制,2024年完成水利部推送河湖遥感疑似问题图斑核查1573个,严格执行河长巡河制度,对年度“四乱”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2024年全市1800余名河长累计巡河10.4万人次,统筹协调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35个

二、关于“打造‘全国水质冠军’品牌,建好发展引擎”的建议

一是讲好品牌故事。唐宋八大家之一、被柳州人尊称为老市长的柳宗元曾以“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描写柳江的九曲蜿蜒。作为传统工业城市,2020年至2024年,柳州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连续五年排名全国第一,成功入选全国水预算管理十大试点之一,我市“一江水”成功出圈。我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塑造“一辆车、一江水、一朵花、一碗粉、一宗师、一歌仙”柳州城市名片。依托优质水质,围绕百里柳江旅游开发,先后完成了城市景观瀑布、文庙、柳江大型水上音乐喷泉、夜游柳江、工业博物馆、窑埠古镇等旅游项目建设,百里柳江2012年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夜游柳江或水上公交成为游客来柳州的必游项目,2024年,白天或晚上乘坐游船游江人数近120万人次,整个百里柳江接待人数超1000万人次。策划了奥运冠军遇到“冠军水”热点,通过张雨霏、练俊杰点赞柳江水质等热点信息,宣传柳江水质,带活柳州的水上运动项目等水产业。二是塑造好品牌形象。2021年,央媒《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柳州惊奇——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调研记》的万字长文,剖析柳州治水发展的路径;2024年央视《金牌新字号2024年度盛典》柳州市入选“2024年度文旅新势力”城市,成为受欢迎的新青年旅游目的地。同时,借助“水优势”积极发展水上运动,围绕柳江举办各类水上运动赛事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通过举办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F1水上摩托艇世界锦标赛、IAC水上极速大赛、IRONMAN世界铁人三项赛等重大文体活动,致力于将柳州打造成为中国水上运动娱乐之都。柳州五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新能源智能冲浪板”入选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三是做好品牌管理与维护。自“十三五”以来,柳州市是全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唯一一个连续八年获“优秀”等次的地级市。从“风吹一地灰,十雨九次酸”到地表水水质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第一,荣获“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的美誉,再到成功入选全国水预算管理试点,充分体现了柳州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三、关于“借鉴成功经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2024年,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在柳州市组织召开2024年节水宣传教育协作机制座谈会,充分体现了水利部以及自治区水利厅对柳州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会上广西、陕西、河北、内蒙古和北京市均做了经验做法分享。柳州率先在全区建立“区内+区外”跨区域协作机制,与桂林市、来宾市、河池市和贵州省黔东南州等周边城市签订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和联防联控联治,实现了流域的共同保护和上下游的共同治理。我市印发的《新形势下加快推动柳州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强柳州桂林旅游市场联动……打造桂柳山水风情黄金旅游圈。”的文化旅游发展措施,为我市与周边地区合作共同发展山水文化旅游奠定基础。

四、关于“创新发展模式,推进融合发展”的建议

我市积极抓好水利项目谋划,扎实做好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谋划和申报工作,2024年,全市共申报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争取到上级资金支持1.7亿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累计投资3亿元,治理河长129公里,建设护岸107公里,清淤5.59公里。我市现有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84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0个,目前全市共有饮用水生产资质企业24家,其中规上企业3家,主要生产品牌有西露纯水、笙露山泉、红茶山泉水、侗乐山泉、侗岭山泉、大苗山泉等34个,饮用水经销企业64家,柳江流域的优质水源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柳州市依托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融安金桔果实饱满、口感清甜、营养丰富、品质上乘,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群众脱贫致富的“黄金果”“幸福果”,离不开柳州优质水资源滋养,目前融安县金桔种植面积达22.6万亩,2024年总产量预计达26.2万吨,产值36亿元;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中的螺蛳、米粉、酸笋等生产离不了优质的柳州水源保障,柳州螺蛳于2020年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促进柳州螺蛳粉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柳州市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759.6亿元;优良水质也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蓬勃生机,近年来,柳州积极推动生态水产养殖,冠军水注入的陆基圆筒水产养殖模式,产出的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新型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目前,该养殖模式在鹿寨、北部生态新区等多个县区逐步推广。同时,为有效维护柳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我市每年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2024年全市范围内共放流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鱼苗85万尾。


202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