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州市第十五届人大第六次会议第68号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
建议内容:关于加强食用菌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事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哪样都不行。”健康“菌衡饮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食用菌独特的营养价值与风味,不仅提升餐桌食品的“含菌量”,更是成为大食物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产值总体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达到4325.66万吨,总产值增长至4102.7亿元,已成为我国继粮、油、菜、果之后的“第五大农作物”,是很多地区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其工厂化智能化程度和集聚效益高于普通粮油果蔬茶等产业。近年来,我市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推动螺蛳粉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把街边堂食的“小米粉”做成了工业化生产的“大产业”。随着螺蛳粉的走红,黑木耳作为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之一,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种植前景十分广阔。我市部分县域已搭上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快车”,以螺蛳粉原材料产业为依托,带动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推乡村振兴。
二、依据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多措并举谋划食用菌产业集群连片发展,构筑产业新业态,在扛稳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挥资源优势,增加农民务工就业收入,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建议
(一)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强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科研和扶持食用菌优质菌种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出台培育和壮大食用菌产业扶持政策,从土地、税收优惠、信用担保等方面扶持食用菌企业。二是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增加金融机构在“三农”领域特别是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贷款规模,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引导金融机构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贷支持。三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食用菌产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资金投入机制,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以主产乡镇为单元,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为主体,打造一批食用菌优质高效示范点,加快食用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支持现有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培育出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领军型”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微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推动打造食用菌品牌,挖掘红椎菌、毛木耳、双孢蘑菇等特色产品优势,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三)赋能“初”转“精”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从消费观念、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多方面应向云南、福建发达的地区学习,支持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开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开发食用菌预制菜、功能性食品等高价值产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升食用菌初加工产品分等分级、保鲜烘干、产品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能力。把食用菌从“一盘菜”转化为“一包零食、一盒保健品、一份礼品”。
承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财政局协办
办理答复情况:
黄凯代表:
您在柳州市第十五届人大第六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食用菌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第68号)收悉,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交由我单位主办,市财政局协办。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4年全市食用菌栽培面积872.09万平方米,产量8.86万吨,总产值6.72亿元。我市食用菌主产县为柳城县、融水县、柳南区和融安县。产量较大的食用菌种类有毛木耳、黑木耳、杏鲍菇、平菇、草菇等。目前,我市共有食用菌相关企业及社团61家,其中,家庭农场10家,专业合作社35家,生产或加工企业16家,主要分布在融安、融水、三江、柳江、柳南、柳城等县区。
一、加强政策扶持
制定《柳州市农业农村局 柳州市乡村振兴局 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柳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扶持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殖及初加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柳农规〔2024〕1号),对种植木耳5万棒以上的,按不超过1.0元/棒进行奖补,单个主体奖补金额不超过100万元;支持木耳种植基地新建大棚,鼓励建有20亩以上种植基地的主体购买制种制棒生产线等设施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单个主体补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支持初加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购买生产设备、加工设备,新建或改造升级厂房、冷藏仓储设施等,强化提升原材料初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检测能力,支持购置检测设备,单个主体补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印发《柳州市“菜篮子”蔬菜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柳农政发〔2023〕2号),鼓励经营主体发展设施食用菌生产,重点支持新建食用菌菌包培育室、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采收等生产设施设备建设,以及食用菌加工和冷库、清洗、分拣、包装等采后处理设施设备建设。
二、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对这一重点农业产业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扶持,市级财政统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粮食安全及菜篮子工程资金等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截止2025年4月底,已落实各级财政衔接资金15.33亿元,食用菌作为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县区可在财政统筹衔接乡村振兴资金中给予重点支持。2025年,市本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农业、水利专项资金5000万元,粮食安全及菜篮子工程资金500万元,该项资金的扶持范围包括食用菌产业发展,可用于食用菌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加工水平、打造公共品牌和龙头企业等方面,以提升食用菌产业综合竞争力,带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产业强镇助推产业发展
融水县香粉乡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于2019年获批,2021年7月项目结题验收。园区内已建设完成面积2400平方米多功能综合楼一栋、面积1.1万平方米的生产厂区、4500平米的食用菌菌棒生产车间,并完善其配套生产设施建设。该项目可年产食用菌800万棒,年产值4200万元
柳城县社冲乡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于2024年获批,项目已于2024年建成3.7万平方米智能化生产车间,食用菌生产规模为3000万棒/袋/年,其中木耳2000万棒,杏鲍菇800万棒,猪肚菌200万袋,主导产业绿色优质产品年产量3.78万吨,其中木耳2.33万吨,杏鲍菇1.27万吨,猪肚菌0.18万吨。“柳城菇事”食用菌生产示范区先后获评为柳州市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广西自治区级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四、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广西绿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食用菌菌种研发、制种、菌棒供应、工厂化栽培等业务,重点栽培和带动农户种植杏鲍菇、秀珍菇、毛木耳、猪肚菇等特色食用菌。公司采用农林生产废料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变废为宝,通过基质化处理栽培食用菌,生产废料又可作为最优质的有机肥重新投入到农林业的生产中,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环保循环利用。目前,公司可年产菌棒2000万包,产菇3000吨,产值5000万元,是柳州市最大的食用菌工厂化培育基地、柳城县“县级重点项目”。公司计划新建木耳加工厂房一栋,总建筑面积1420.42㎡。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大力发展菌菇休闲食品加工和木耳切丝初加工,预计可实现菌菇休闲食品年产量375吨木耳,深加工产品年产量338吨,新增产值1700万元。
广西柳州市绿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种植白背毛木耳为主、其他菌类为辅,发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产业发展。公司全自动菌棒生产线可实现自动搅拌、装袋、套环、盖盖、装筐、上架,日产木耳菌棒6万棒;一千平米局部百级净化的冷却、接种车间,引进自动下架、自动接种、自动上架的接种生产线,每台接种机每小时可接种1700棒;三百平米的液体菌种研发、制作、检测车间,菌种培养时间仅需6天;2千平米的智能化菌棒集中培养房,实现培养房的自动精确控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菌棒生长所需要的各种条件;100多亩标准木耳种植大棚,引进木耳种植老区福建漳州的种植模式,选用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培养优质的白背毛木耳。公司规划建设6000平方的农产品初加工基地,配备冷库、保鲜库等设备,用于对木耳的初加工、深加工以及存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建设,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信贷担保作用,推动《2025年金融惠企政策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落地实施;与工信等部门加大力度推动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落户我市,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我市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