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柳州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70号提案的办理情况
建议内容:关于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板的建议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
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发展机遇。鱼峰区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是柳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自治区也仅有三个。集中体现了柳州市以螺蛳粉全产业链为主导,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改进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2018年区划调整以来,鱼峰区在乡镇累计投入资金3.82亿元,着力开展综合示范村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建设和治理工作,建成市县级示范村屯12个,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鱼峰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把柳州螺蛳粉打造成“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提出柳州螺蛳粉产业“1225”战略,积极探索“接二连三”产业发展新模式,不断推动城乡均衡发展。通过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力争2025年实现柳州螺蛳粉主产业13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1.43:1,成为国家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发展重要示范样板。
为此建议:
一、实施乡村建设提升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建议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把鱼峰区作为全市乡村振兴重点支持县(区),出台《柳州市鱼峰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乡村建设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在市级层面统筹推进,并在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二、实施乡村建设提级行动,全面改善乡村面貌。重点加强鱼峰区两个镇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城镇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强化新建农屋规划管控。加快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和特色,盘活农村资源。坚持依法用地、节约用地原则,每年安排鱼峰区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项目建设,拓展柳州螺蛳粉产业链发展,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田园综合体。
三、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质行动,推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出台《柳州市鱼峰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质行动工作方案》,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以柳州螺蛳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目标,坚持补链延链强链,集聚发展,推动螺蛳粉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增强“特色产业引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作用。鱼峰区年可提供螺蛳粉原材料的量为6.69万吨,仅占需求量的4.8%,缺口较大。建议以柳州市为螺蛳粉原材料核心示范区,以纬度、气候环境相近的市县(如来宾、桂林等地市)为拓展区,推进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形成1+N(柳州+各市县)产业集群新格局,申请打造国家柳州螺蛳粉产业集群。
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由于历史原因,永久基本农田占比高,建设用地和农业设施用地空间不足,导致农业产业设施项目难以落地。建议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小块变大块和规范水利、产业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调整释放农村产业发展空间,争取早日建成全域高标准农田示范县(区)。
五、实施乡村人才提优行动,培养锻造基层人才队伍。出台《鱼峰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乡村人才提优行动工作方案》,推动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用好教育、科技、农业等五个专家工作联络站,鼓励事业单位农业科技人才、企业科技人才、合作社法人、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参与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培养锻造基层人才队伍。同时,选派政治强、业务精、有情怀的优秀干部到鱼峰区挂职,进一步强化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承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乡村振兴局、鱼峰区政府协办
办理答复情况:
覃汉棠委员:
您在柳州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关于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的建议》(第070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办理情况
2022年10月鱼峰区获批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后,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将创建工作列入柳州市统筹推进农业农村重大工作中,举全市之力支持鱼峰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收到您的建议后,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共组织推进会1次、座谈会3次、实地调研2次。
2月28日,王鸿鹄副市长亲自主持召开鱼峰区创建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形成了“市区”共建模式。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分别于2月13日、3月14日、3月27日同鱼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座谈研究,共同分析研判形势、谋划创建具体措施。3月17日、4月29日,分别在鱼峰区召开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暨2023年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开展鱼峰区乡村振兴文化节,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通过会同鱼峰区委、区政府研究,并经市委、市政府审定,印发了《柳州市关于大力支持鱼峰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成立了柳州市支持鱼峰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创建目标和任务,制定10项柳州市支持鱼峰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相关措施。建立健全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和督导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调度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分析短板、研究对策、解决问题,鱼峰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工作正式迈入“快车道”。
二、创建要求
在国家的通知中提出了示范县的创建基本条件:一是组织领导有力,示范县建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农业农村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体制。二是发展基础较好,示范县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有力,在巩固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产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护耕地和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三是工作机制明晰,示范县建立乡村振兴责任落实、组织推动、要素保障、监督考核等机制,组建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四是创建积极性高,示范县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主动承担农村改革任务意愿较强。五是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示范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形成一套好做法,在同类地区中具有较强代表性。六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较高地区不得纳入创建范围。
三、创建方案起草情况
2023年1月以来,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会同鱼峰区委、区政府认真研究国家创建要求,并着手起草《实施方案》。王鸿鹄副市长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实施方案》。市委农办主任韦松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曾和平多次与鱼峰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就机制建设、创建内容、工作要求、支持措施等事项进行面对面交流研究,并征求市直相关部门意见,不断对《实施方案》文稿进行梳理、修改、完善,形成《柳州市关于大力支持鱼峰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实施方案(2023—2025年)(送审稿)》,并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
4月17日的柳州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5月6日的第十三届市委常委会第七十次(扩大)会议审议并原则上通过《实施方案》。
5月24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以市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名义正式印发《实施方案》。
四、市级支持鱼峰区方案
针对提案提出的建议:
一是关于“实施乡村建设提升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创建工作”的建议。已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目标和打造“十个新高地”的任务,制定10项柳州市支持鱼峰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相关措施,在市级层面统筹推进,并在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二是关于“实施乡村建设提级行动,全面改善乡村面貌”的建议。制定了“打造规划引领发展新高地”。编制乡村发展规划,谋划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公共服务、乡村人才等领域重点项目等。
三是关于“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质行动,推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的建议。制定了“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新高地”。大力推进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基地扩面提质,提高优质原材料自给率。以螺蛳、水稻、木耳、豇豆、竹笋等传统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为主,强化柳州螺蛳粉供应链建设,推进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和特色优势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建设,加快建设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交易中心和柳州螺蛳粉大数据平台。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建立一批优质绿色的畜、禽、蔬等预制菜原料基地。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产业链提质升级。
四是关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的建议。制定了“打造和美乡村建设新高地”。加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促进粮食高产稳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五是关于“实施乡村人才提优行动,培养锻造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议。制定了“打造人才队伍建设新高地”。以培育高素质农民为抓手,加快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千雁万群”“头雁”培育,培育一批国家级、自治区“头雁”;加快乡村振兴人才大数据平台建设;大力实施“反哺乡村·人才领航”,鼓励优秀民营企业家、科技特派员、技术骨干、复转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毕业大学生等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此外,根据创建工作需要,还制定了“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高地”“打造乡村和谐善治新高地”“打造新时代精神文明新高地”“打造农村改革创新试点新高地”“打造村集体经济新高地”“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典型新高地”。
五、工作推进情况
目前,已落实建设项目5项,争取到上级资金支持5563万元:
一是市乡村振兴局倾斜支持1000万元。
二是白沙镇农业产业强镇已获农业农村部认定,计划于近期下达补助资金700万元。
三是2023年鱼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中央补助2000万元,目前已完成可研编制评审,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四是积极申报广西粉用稻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获批资金支持1784万元。
五、申请到市建议提案办理专项资金79万元,主要用于改善鱼峰区白沙镇水山村外水屯人居环境,对鱼峰区白沙镇水山村外水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改造建设。
此外,还积极向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申请支持资金2000万元;谋划上报1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31亿元,向市发改委申请项目前期经费支持;三是谋划上报3个重点产业项目,争取广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项目前期工作激励资金支持,为示范区的创建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截至目前,鱼峰区通过螺蛳粉二产带一产三产发展,螺蛳粉全产业链产值达250亿元,其中预包装螺蛳粉销售超120亿元。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45万余人次,综合收入超过45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61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达1.46:1。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6%。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4月10日,向自治区推荐上报鱼峰区白沙镇白沙村申报国家美丽宜居村庄。5月24日,2023年自治区全面深化清廉乡村建设暨乡村治理现场推进会在鱼峰区召开,鱼峰区在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市支持鱼峰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督促各牵头单位及时制定各个新高地的细化方案及项目清单,定期调度工作,研究解决创建资金保障、项目安排、推进落实、重大问题等事项。市委农办做好督办工作,及时通报督办情况,督促问题整改。鱼峰区对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建办和工作专班。及时总结、宣传创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高质量推动鱼峰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工作。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