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农作物病虫情报(第202414)期 注意抓好水稻白叶枯病监测与防控工作
近日,柳城县植保站在开展水稻病虫田间监测和调查时,发现个别乡镇水稻白叶枯病发生为害比较严重。当前全市气候环境比较适合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各县区植保部门务必加强监测和调查工作力度,对区域内水稻白叶枯病等水稻重大病虫发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指导农户对症下药,一旦发现该病害存在,立即开展防控,以保障全年粮食生产安全。
一、病害发生为害症状
水稻白叶枯病为细菌性病害,病原为稻黄单胞菌,病菌主要危害叶片,表现症状有叶枯型、急性型、凋萎型、黄化型等多种类型。在田间多呈叶枯型的典型症状,按发病部位又分为叶缘型和中脉型,其特点如下:(一)叶缘型。病症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短侵染线,很快变成暗褐色,然后在侵染线周围形成淡黄白色病斑,继续扩展,沿叶缘两侧或中肋向上下延伸,转为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边缘有时呈不规则波纹状,与健部界限明显。(二)中脉型。剑叶或其下一、二叶,少数在三叶的中脉中部开始表现淡黄色症状。病叶两侧有时相互折叠。病斑沿中脉逐渐往上、下延伸,可上达叶尖,下至叶鞘,并向全株扩展成为中心病株。该病发生后传播、蔓延迅速,危害性大。
无论何种类型的病叶,在天气潮湿或晨露未干时,病斑表面常有带黏性蜜黄色的小露珠菌脓,干燥后,病原菌成鱼子状小胶粒,易掉落于田间。病菌可通过风雨、流水、农具及人为传播。
白叶枯病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秕谷和碎米多,可导致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50%-60%,甚至颗粒无收。
(黄色颗粒状的菌脓)
(白叶枯病田间为害状)
二、及时开展调查、普查
各县区植保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水稻白时枯病的田间调查、普查工作,切实摸清水稻白叶枯病田间发生情况。
采用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的方法,调查统计有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田块占总调查地块的比例及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并选取有代表性的田块调查为害程度。
1.定点系统调查
调查方法:选择代表性田块3块以上,调查时按五点取样法调查,每块田调查10丛,共调查50丛水稻。每丛水稻随机选取内中外3层叶片各2片,共计6片,记录病株率、病叶率和叶片受害程度。
2.大田普查
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水稻田块10个以上,进行大田普查,计算各样地的平均值。
三、防治意见
1.当前正是晚稻病虫防控关键时期,请县区植保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田间监测,切实掌握区域内病虫发生情况,及时指导农户对症下药,确保打赢全年“虫口夺粮”促丰收保卫战。
2.各种植户要重点做好感病品种田块、低洼田块、发病中心田块及其周边田块的病害防治工作。对已发病田块必须立即防治1次,视病情发生情况,隔7-10天用药1次,连续2-3次。药剂防治可选用噻菌铜、噻森铜、氯溴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噻霉酮、噻唑锌、辛菌胺醋酸盐等。用药防治时要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使用,确保防治效果。
注:请将废弃农药包装瓶(桶、袋)集中堆放、统一处理,勿乱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