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农作物病虫情报(第202510期)粘虫防控工作急报

来源: 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发布日期: 2025-06-16 10:57    |  作者: 李文玉
近期,柳江、柳城等在开展病虫调查时发现,辖区内部分甘蔗、水稻、玉米等作物受粘虫为害严重。请各县区植保部门注意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力度,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开展防控工作。

一、危害特点

粘虫是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在我市甘蔗、水稻、玉米等作物上偶有暴发成灾,具有暴食性、群集性、隐蔽性、假死性和昼伏夜出等特点。幼虫群集迁移所到之处,将作物啃食得片甲不留,给作物带来毁灭性灾难(水稻后期还可以啃食穗部枝梗,造成谷穗断落而减产)。

二、生活习性

粘虫在柳州一年可发生6-7代,且各虫态均全年可见。成虫偏好糖醋液,趋光性相对较弱。每只雌蛾平均产卵200多粒,幼虫通常在夜间活动,具有明显的群集性和假死性。

三、当前发生情况

6月12日,柳江植保部门调查发现,玉米、甘蔗、花生、辣椒等作物已遭受粘虫为害,其中玉米受害最重,虫口密度高的百株幼虫量1200-2300头,一般300-500头。作物发生田块有虫株率高的63%-100%,一般18%-34%。发生面积约1200亩,严重发生的田块以3到4龄居多,已进入暴食期,发生面积约500亩。

柳城县植保部门6月13日调查发现,甘蔗上发生较轻的虫量在80-260头/百株,主要集中在甘蔗心叶部位;发生严重的虫量在1200-3000头/百株,主要集中在甘蔗叶片部位。水稻上虫量在1000-2800头/百丛。田边杂草虫量高的150-280头/m²,平均25-60头/m²。发生面积约300亩。

四、防治措施建议

在病虫突发、爆发关键时期,化学防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应对策略通过使用特定的化学药剂,迅速杀灭害虫,减轻其对农作物的危害。化学防治虽然见效快,但需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农作物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1.可选用的单剂农药包括48%毒死蜱、30%氯虫苯酰胺·噻虫嗪、40%氯虫苯酰胺·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虱螨脲、虫螨腈、溴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等。在使用时,请务必遵循农药包装上的“使用说明”,以确保正确的施用方法和用量。

2.推荐使用的农药组合包括阿维菌素与虱螨脲、阿维菌素、虫螨腈等。这些组合可以提供更全面的防治效果。

3.在施药过程中,应确保药液能够充分覆盖蔗叶和心叶。如果在药后4小时内遇到降雨,建议及时补施以确保防治效果。下午六点以后是施药的理想时间,此时各种作物对药液吸收能力较强,可以提高防控效果。此外,近期一号台风已经形成,雨水天气频繁,请务必指导农户抢晴打药。

注:请将废弃农药包装瓶(桶、袋)集中堆放、统一处理,勿乱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