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25年水稻苗情动态监测简报(头季稻+再生稻第3期)
一、监测点天气情况
气温:7月上旬(1-10日)三江县平均气温24℃~34.6℃,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4.1℃。雨量:7月上旬(1-10日)三江县总降雨量偏少,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5成。
预计:未来十天,三江县以阵雨天气为主,平均气温23.4℃~32.9℃,与常年同期相比,偏低0.7℃。
二、监测点苗情动态
据7月9日三江县程村乡大树村夏村屯定点苗情观测,中浙优1号亩苗数17.49万苗,平均叶龄16.89叶,株高113.4厘米,叶绿素含量35.7;野香优703亩苗数17.49万苗,平均叶龄16.0叶,平均株高130.0厘米,叶绿素含量35.8;中浙优28亩苗数13.42万苗,平均叶龄15.78叶,平均株高131.6厘米,叶绿素含量40.7。中浙优28已经齐穗,野香优703正在抽穗,较上年快3天左右;中浙优1号处于破口期,较上年快3天左右。监测点水稻稻纵卷叶螟危害程度中等,稻飞虱危害程度较轻,纹枯病危害中等。
三、生产建议
根据水稻监测点观测和面上生产情况,目前我市高寒山区计划蓄留再生稻的头季稻已陆续进入抽穗期,大部分中稻处于分蘖末期和孕穗期,预计7月中旬蓄留再生稻的头季稻大面积进入齐穗期,中稻进入拔节期至孕穗期,针对现时苗情特点,提出如下生产建议:
(一)加强水份管理,减轻倒伏风险
抽穗期应采取浅水灌溉,保持田间水层3-5厘米;灌浆期采取跑马水灌溉方式,保持土壤湿润,促籽粒灌浆提早成熟。同时,可减轻头季稻倒伏风险,利于田间土壤硬化、后期收割。头季稻处于抽穗至成熟期,若长期水淹造成土壤透气性差,根系变黑会造成水稻吸收水分肥料能力下降,易导致稻瘟病等病害重度发生。
(二)加强肥料管理,促进腋芽萌发
在头季稻齐穗后15天左右追施促芽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钾肥5公斤作促芽肥,促进茎秆腋芽快速萌发生长。 施肥时要保证田间有水或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并在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施用,避免灼伤水稻功能叶,也可以施高氮高钾型高塔复合肥15公斤。施用促芽肥后,田间即可自然落干后断水。
(三)加强病虫、鼠害防治
头季稻生长好坏,直接制约着“潜伏腋芽”的萌发,影响到再生稻的产量。因此,要加强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的防治,保护好茎杆与叶片。破口前5-7天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齐穗期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稻瘟病。以绿色防控为主,坚持统防统治,化学防控要选择高效、低毒药剂,注意轮换使用。稻曲病:于破口前7-10天,选用富士一号、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井冈·蜡芽菌等喷施。纹枯病:井冈霉素、纹枯净等喷施,重病田块第一次施药后7-10天再补治1次。稻飞虱:选用三氟苯嘧啶、吡虫啉、啶虫咪、醚菊酯、吡蚜酮等喷施。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选用阿维菌素、毒死蜱、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喷施。同时还要注意防鼠害:可选用敌鼠纳盐、杀鼠醚、溴敌隆等抗凝血性杀鼠剂。
(四)科学防灾减灾
加强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极端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和影响。7月中旬头季稻正处于抽穗灌浆阶段,如遇到高温天气,极有可能出现高温热害,要及时应对强化管理:进行日灌夜排,深水灌溉,提高田间湿度,以水降温;喷施磷酸二氢钾、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抗逆能力和促进籽粒灌浆成熟,增加粒重,减少损失。如此期间遇到连阴雨天气,要深开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根系活力,提高稻株抗逆性,促进籽粒灌浆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