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25年水稻苗情动态监测简报 (头季稻+再生稻第4期)

来源: 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三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发布日期: 2025-07-25 17:47   


一、监测点天气情况

温:7月中下旬(10日-24日)三江县平均气温24.6℃~33.2℃,与上年同期相比低0.7℃。雨量:7月中下旬三江县天气以阴天为主,雨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偏多4成。

预计,未来一周,受副高及热带系统外围气流共同影响,三江县多阵雨或雷雨,部分乡镇大雨到暴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余时段多云有阵雨或雷雨,大部乡镇有34~36℃的高温天气。

二、监测点苗情动态

据7月24日对三江县程村乡大树村夏村屯监测点三个水稻品种进行调查,中浙优1号平均株高126.7cm,叶龄16.0叶,亩有效穗数为15.73万;野香优703平均株高123.4cm,叶龄16.0叶,亩有效穗数为16.39万;中浙优28平均株高120.4cm,叶龄15.78叶,亩有效穗数为11.88万。监测点的3个水稻品种都已经进入灌浆期,其中中浙优28已经映黄,中浙优1号和野香优703勾头散籽,预计比中浙优28成熟迟3-5天左右,三个品种预测产量如下表:

表1 2025年头季稻产量预测表

水稻品种

亩有效穗(万)

每穗总粒数(粒)

每穗实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g)

理论亩产(kg)

野香优703

16.39

158.44

138.21

87.23

26.00

588.97

中浙优1号

15.73

158.51

135.57

85.53

26.00

554.45

中浙优28

11.88

182.46

148.80

81.55

27.00

477.29

平均

14.67

166.47

140.86

84.77

26.33

540.24

三、生产建议

据水稻监测点观测和面上生产情况,目前我市高寒山区计划蓄留再生稻的头季稻已陆续进入灌浆期,中稻多数处于幼穗分化中后期,与上年基本一致。当前我市已进入“三伏天”,气温持续升高。水稻灌浆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应以养根保叶、防止早衰、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灌浆、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为目标。

(一)合理灌溉、提高土壤供肥供水能力。灌浆期是水稻对水较敏感的时期,灌浆初期应保持浅水层,以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灌浆中期,应采取间隙灌溉的方法,保持田间湿润;做到浅水勤灌;后期要防止断水过早,在收割前7-10天断水,以保证后期灌浆充分,特别是生育期长的品种,后期更不能断水过早,确保水稻安全灌浆。

(二)加强肥料管理。对于已经进入孕穗末期和抽穗灌浆期的水稻,出现高温天气将会影响水稻根系对钾元素的吸收而表现出缺钾症的田块,要加强叶面肥和微肥的使用;对处于幼穗分化初期的水稻要及早追施穗肥,促进成穗率提高,确保大穗大粒。

(三)科学防治病虫害。水稻穗期是多种病虫集中发生与危害的时期,要根据植保部门指导意见大力开展统防统治,确保病虫危害损失率低于5%,全力夺取粮食丰产丰收。

(四)适时收割,做好茬口衔接。

头季稻90%左右黄熟,休眠芽开始破鞘现青时,适时抢晴收获。收割时,要做到整齐一致,平割,不要斜割,保证再生苗质量。要注意适宜的留桩高度,8月5日-10日左右成熟,再生稻留桩15-20cm;8月11日-15日成熟,再生稻留桩20-25cm;8月15日-20成熟,再生稻留桩25-35cm。脱粒时,将打谷桶或打谷机放在田边或田埂上,尽量不踩或少踩禾蔸,同时要严防禽畜鼠害糟踏以确保苗数。

(五)提早谋划,加强再生季管理。头季稻收割后迅速灌跑马水浸湿土壤,提高根系活性,促进再生芽萌发生长。割后5天内灌浅水层并追施促苗肥,根据苗情亩施尿素10~15公斤,钾肥10公斤,促使再生苗整齐粗壮。如稻飞虱发生较重,应在头季稻收割后普防一次稻飞虱和纹枯病。

(六)做好灾害性天气预防工作。要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及时掌握阶段性天气变化情况,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有效地减少高温、强降雨、强风等灾害性天气导致的损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