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25年水稻苗情动态监测简报(晚稻第1期)
一、监测点近期天气情况
气温:7月下旬(21-31日)融安县平均气温26.5℃~30.0℃,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1.7℃。
雨量:7月下旬融安县降雨量15.4毫米~80.5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6成。
预计:2025年8月上旬,受季风低压影响,融安县多降水天气。与历年同期相比,旬平均气温大部偏低0.1~1.1℃,旬降雨量大部偏多4~7成。
二、监测点苗情动态
融安监测点种植模式为“早稻+晚稻”,晚稻用于监测的品种为:万象优337、菁美丝香、沉香优雅丝香,与早稻一致。7月4日播种,比去年提前4天;7月20日移栽,与去年同期;秧龄15天,比去年长4天。
监测点8月5日调查情况:万象优337,株高49.7厘米,苗数37.8223万苗/亩,叶龄9.2叶;沉香优雅丝香,株高49.5厘米,苗数27.6510万苗/亩,叶龄9.2叶;箐美丝香,株高49.0厘米,苗数37.8094万苗/亩,叶龄9.2叶。监测点温度较去年偏高,所以水稻生长较去年偏快。目前监测点水稻长势良好,处于分蘖期。
三、生产建议
根据面上生产情况和农业生产进度,目前我市早稻基本收获完毕,晚稻插秧进入尾声,移栽较早的处于分蘖期。针对该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提出如下生产建议:
1.施促蘖肥。在水稻返青后立即施入或在插秧后3~4天及时施入。蘖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田施入,其余20%在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蘖肥在施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施用3~4公斤硫酸铵。如果偏迟施用分蘖肥,会导致大量无效分蘖增加、过早封行。在分蘖盛期氮肥过多,导致水稻基部节间过长,降低了抗倒伏能力。
2.浅水灌溉。水稻返青成活后进行浅水灌溉,灌水深度3~5厘米。视苗情在分蘖始期浅灌、分蘖盛期间歇灌溉;分蘖期浅湿灌溉,可使氧化层加大,氮化细菌,有机磷细菌及纤维分解菌增多,促进了有机肥料分解与养分释放,改善了水稻营养条件,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促进水稻早分蘖,多分蘖,提高有效分蘖率。
3.及时露晒。当分蘖苗数达到有效穗数的80% 左右时(即每亩茎蘖数达到15~16万时),在灌溉水源有保证的地方,及时进行露晒田,做到先露晒后够苗。晒田时,全部排干沟中水,晒至田面露白根。一类田要重晒,晒到田面开裂泥发白,叶色明显“落黄”;二类田要多露轻晒,田面开裂即可复水;三类田只露田不晒田。晒田结束的稻田,复水后采用干湿间歇灌溉,促进根系生长。
4.加强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工作,注意农业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害情报,加强检查稻田病虫发生情况,如有病虫发生并达到防治指标的,选用对口农药,及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