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水稻生产动态监测简报(2023年第9期 )
一、监测点情况
2023年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继续在融安县大良镇和南村西村屯和三江县程村乡大树村夏村屯各建立1个水稻苗情监测点,融安监测点种植模式为“早稻+晚稻”,三江监测点种植模式为“头季稻+再生稻”,对水稻全生育期进行动态观察监测。
二、监测点苗情动态
(一)融安县监测点种植模式为“早稻+晚稻”,晚稻监测品种为万象优337、又香优雅丝香、秀玉88,7月10日播种,比去年提前3天;7月25日移栽,比去年提前1天。10月5日定点苗情观测情况如下:
万象优337株高100.5cm,又香优雅丝香株高117.4cm,秀玉88株高126.4cm,平均114.77cm;万象优337苗数为24.84万苗/亩、又香优雅丝香30.98万苗/亩、秀玉88苗数为41.16万苗/亩,平均苗数为32.33万苗/亩;万象优337叶龄为15叶、又香优雅丝香叶龄为16叶、秀玉88叶龄为16叶,平均叶龄为13.47叶。
监测点万象优337、秀玉88、又香优雅丝香3个品种始穗期分别为9月22日、9月30日、9月30日,齐穗期分别为9月25日、10月2日、10月2日,目前处于灌浆期,预计万象优337 10月20日成熟,秀玉88、又香优雅丝香10月30日成熟。
(二)三江县监测点种植模式为“头季稻+再生稻”,监测品种为 “中浙优1号”、“万太优美占”、“ 文两优2098”、“ 深两优5814”。3月30日播种,比去年迟2天,4月27日移栽,跟去年同期。头季稻中浙优1号、万太优美占、深两优5814于8月9日,文两优2098于8月16日收获。10月7日定点苗情观测情况如下:
中浙优1号株高92.60cm、万太优美占85.90cm、文两优2098 92.44cm、深两优5814 87.7cm,平均89.66cm,比去年同期高6.31cm;中浙优1号苗数12.2万苗/亩、万太优美占15.9万苗/亩、文两优2098 11.78万苗/亩、深两优5814 11.1万苗/亩,平均12.75万苗/亩,比去年同期少2.27万苗/亩;中浙优1号叶龄为5叶、万太优美占4.2叶、文两优2098 4.6叶、深两优5814 4.3叶,平均4.53叶,比去年同期少0.45叶。由于持续高温少雨,再生稻长势普遍比去年弱。
监测点4个品种田间综合表现:万太优美占再生稻已经计入蜡熟期,预计10月12日成熟;深两优5814和中浙优1号再生稻处于乳熟期,预计10月17日成熟,较去年提前3天;文两优2098再生稻处于灌浆后期,预计10月22日成熟。
三、面上生产情况
根据水稻监测点观测和面上生产进度调查情况,目前我市双季稻区晚稻大部分处于齐穗至灌浆期,中稻已基本收割完毕,再生稻处于灌浆成熟期。
四、生产建议
根据柳州市气象部门预警信息,预计未来9天(10月9-17日)冷空气活动频繁,我市中北部地区将有4-6天日平均气温≤22℃的“干冷型”寒露风天气,17 日前高寒山区维持寒露风天气。针对该时期田间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管水
灌浆结实期合理灌溉,可以养根保叶、减少空粒和秕粒。灌浆期以湿润为主,干干湿湿间隙灌溉,即上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灌水,以保持根系活力,使根系在这一时期发挥出最大的吸水、吸肥能力,达到“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养叶”的目的。
(二)做好晚稻寒露风防御工作
1.调节水肥,做好灾前防范。一是加强水分调控。干冷型寒露风到来前,稻田灌深水7~10cm。湿冷型寒露风到来前,挖好田边、田中排水沟,疏通田外排灌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二是喷施叶面肥。寒露风到来前,每亩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或其它防冻抗寒剂。磷酸二氢钾用量100~200g/亩,兑水30~45kg。三是喷施“九二0”。寒露风到来前,对于已经抽穗的稻田,结合喷施叶面肥,每亩喷施“九二0”(赤霉素)1~2g(先用少量酒精或高度白酒溶解,然后兑水30~45kg)。四是喷水抗寒。干冷型寒露风到来时,在上午九时前和下午四时后,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叶面喷雾防寒抗冻。
2.追肥喷药,强化灾后管护。一是风后补肥。寒露风过后气温回升时,每隔3~5d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连喷2~3次。磷酸二氢钾用量100~200g/亩,兑水30~45kg。或施用适量钾肥(3~5 kg /亩)或草木灰(100~300 kg/亩)恢复稻株活力。二是喷“九二0”。对已受害而不能正常抽穗、齐穗的晚稻,在寒露风过后每亩叶面喷施“九二0”(赤霉素)1~2g。
3.加强病虫害防治。重视农业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害情报,加强检查稻田病虫发生情况,特别是寒露风过后及时防治水稻穗颈瘟、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稻飞虱等防治,切实降低病虫危害损失。
(三)再生稻适当推迟收获
蓄留再生稻上位芽分化早、抽穗早,下位芽分化晚、抽穗迟,成熟期不一致,因此再生季收割期不宜太早,应在全田完熟以后再收割,以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