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县:“四到位”促就业促脱贫

来源: 融水苗族自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20-11-13 16:05    |  作者: 廖子渊

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通过采集劳动力信息、举办招聘会、落实优惠政策、开发岗位、培训技能等举措,推进就业扶贫,促进脱贫。

劳动力信息采集,管理服务到位。一是充分利用帮扶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以及村“两委”干部入户采集贫困劳动力务工信息。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30.44万人,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台账。其中,采集审核报送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万多条就业信息,并印制成册,提供参考。二是开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专项行动及处理返乡回流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10.3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6.889万人。务工返乡回流341 人。三是通过点对点输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577人。

举办专场招聘会,岗位需求到位。一是开招聘会,面对面选择。融水开展线上、线下两场招聘会。举办线专场招聘会8场,进场企业261家,提供岗位数量17172个,提供就业服务20000人次。二是受理毕业生求职补贴。受理2021届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81人,拨付毕业生求职补贴117288元。三是开展“以点带面”活动。组织人员到需求劳动力地区参观考察,了解当地发展前景、企业工作环境、企业缺工信息,更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开发公益性岗位,困难帮扶到位。一是落实补贴,点对点服务。制定《融水苗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对外出务工贫困户人员实行优惠政策的通知》文件,帮助贫困人员解决困难。二是创新开发扶贫公益性、非固定性、村级临时性扶贫岗位。2020年,累计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187个,安置贫困劳动力1187人;非固定性村级扶贫公益性岗位4877个,10月在岗人数4273人;村级临时性扶贫岗位567个。三是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扶持政策。全县县城易地扶贫搬迁户3162户,特殊户46户。搬迁户总人口数13222人,劳动力人数7174人;实现“一户一人就业”3116户,6980人就业。

落实优惠政策,技能培训到位。一是积极落实农民工就业惠民政策,根据广东、东西部合作、本地等企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2020年,开展培训224期7960人。二是根据本地的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等需求,以及群众的,特别是贫困户需求,将培训开展到乡镇、村屯举办,满足农民工多元化技能提升的同时,方便群众培训。三是立足农村劳动力资源多、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妇女及儿童多的特点,打造“工厂式”“居家式”“种养式”“旅游式”“贸易式”五类扶贫车间,帮助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2018年以来,累计认定就业扶贫车间61家,吸纳劳动力就业3491人。其中,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4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