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农政发〔2025〕19号 柳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 柳州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2025-07-14 10:45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糖业主管部门,市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市农业生态和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局机关有关科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西“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收官工作方案》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部署,做好《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关键时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行动的通知》工作落实,提升秸秆特别是蔗叶离田和综合利用水平,制定本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柳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

为提升柳州市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5年底,通过健全完善秸秆收集储运体系、培育壮大加工利用主体、加速科技成果应用、推进示范项目实施,进一步完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配套体系,有效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蔗叶离田综合利用率,确保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维持在86%以上,离田利用率30%以上,其中蔗叶离田利用率35%以上。

二、重点工作

(一)完善秸秆离田收集储运体系

1.以禁烧区为主要区域,加快提升蔗叶打捆离田能力。

推进糖料蔗机械化发展,大力提升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特别是禁烧区的机收水平。持续创建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在适宜机械化作业区域推广机械收割、打捆收集或粉碎还田;对小、散、坡度较高不适宜机械离田的地块,大力推动甘蔗分步式机收试点“以点扩面”,新增建设一批分步式机收集中剥叶除杂服务点,有效解决蔗叶离田问题。2025/2026榨季开始前全市新增建设10个、累计建成40个分步式机收集中剥叶除杂服务点,新建的分布式机收点重点安排在禁烧区内。

各县区糖业(农业)主管部门、重点乡镇、糖企等要加快建立协调机制,推动实现禁烧区蔗叶能离尽离、应离尽离。建立打捆离田队伍、能力、机械、范围等清单,实现糖企发放蔗票、蔗农砍收时间及面积、打捆离田队伍能力及范围等相关信息及时共享,鼓励糖厂开展集中连片砍收,推动蔗叶集中打捆离田或分步式机收效率。确保蔗叶收集作业能力与甘蔗砍运榨能力相匹配。

2.科学布局建设秸秆收储中心、站点。根据秸秆资源分布特点、秸秆利用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评估,不断扩大秸秆收储覆盖范围。在秸秆相对集中的乡镇建立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在主产区内有需求的行政村建立收储站(点)或临时堆放转运点。禁烧区范围涉及县区糖业(农业)主管部门分别组织辖区内糖企、相关乡镇,结合蔗叶消纳能力、速度等,研究利用闲置土地、场所建设蔗叶收储站(点)、布设临时堆放转运点,探索建立“村集体+农户”蔗叶收储模式,完善收储网络。到2025年底,禁烧区范围内甘蔗种植相对集中的乡镇,每个乡镇建设1—2个能容纳5000吨以上的蔗叶收储站(点)或临时堆放转运点。

3.培育蔗叶收储运专业化人才队伍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以禁烧区为主要区域,引导组建本地蔗叶收集打捆离田队伍,积极引进跨区域专业化服务组织。组织产销对接,推动经纪人、经销商、电厂等利用企业与本地秸秆收储主体构建合作关系,畅通销售渠道。鼓励糖企直接进场收集或与第三方合作模式,采用带叶砍收方式收集蔗叶。2025年全市秸秆年收储量2000吨以上的收储主体稳定在6家以上。

(二)壮大加工利用主体

大力扶持、发展和引进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等“五化”利用主体,重点加强禁烧区蔗叶综合利用,打造一批秸秆离田利用产业,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2025年全市秸秆年利用量2000吨以上的规模企业稳定在10家以上。

1.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在双季稻主产区、禁烧区等重点区域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循环培肥”、蔗叶粉碎制作有机肥原料等模式,建设秸秆还田示范区,在柳城县、柳江区等建设一批300亩以上的水稻秸秆腐熟还田循环培肥示范区,通过秸秆粉碎还田、腐熟还田、套种绿肥等措施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结合甘蔗分步式除杂中心蔗叶处置,以肥料生产企业为主力,利用秸秆加工有机肥。2025年新建2个以上水稻秸秆腐熟还田循环培肥示范区。跟踪服务2家以上有机肥料生产企业,指导其申报相关科技支农项目。

2.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揉搓丝化等技术,重点扶持秸秆贮窖、加工机械、秸秆饲料产品开发等,提升秸秆饲料转化利用率。在柳城县、柳江区等甘蔗主产区,围绕肉牛、奶牛、肉羊等产业,引导畜禽养殖生产经营者使用蔗叶饲料,通过“秸秆—饲料—养殖—肥料还田”生态循环模式推动蔗叶饲料化利用。2025年全市秸秆饲料化年利用量2000吨以上的规模主体稳定在6家以上。

3.推进秸秆燃料化利用。在甘蔗、玉米、水稻主产区推广秸秆燃料化循环利用模式,鼓励生物质发电厂、糖业企业等加快技术升级,积极消纳分步式机收点处理后的蔗叶及打捆离田的蔗叶。结合生产线技改,支持制糖企业收集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支持制糖企业实施“蔗叶换蔗渣”掺烧锅炉技术改造,提高蔗叶入炉掺烧量。鼓励有条件的县(区)推进一批以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混合原料为资源的沼气工程项目,2025年支持以秸秆为原料的能源化工程项目1个以上。

4.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鼓励企业使用蔗叶、蔗渣、水稻秸秆等作为原料,粉碎后制作食用菌种植基料、育秧基料、养殖垫料等,推广秸秆-基质-肥料循环及食用菌种植模式,扩大秸秆基料化利用范围。鼓励种植业主利用食用菌废棒料作为有机肥进行生产,实现循环利用2025年全市秸秆基料化企业稳定在2个以上。

(三)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1.支持农机装备科技研发和应用。加强甘蔗新型实用收割机械和分步式机收蔗叶除杂装备研究。以禁烧区为主要区域,持续推进制糖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创建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推广应用新型机收和甘蔗除杂装备。

2.因地制宜推广机收配套技术。农机和农艺结合,农机应用和田间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加大宜机化种植技术推广、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力度。鼓励支持糖企实施技术改造,逐步提升机收蔗压榨量。

(四)推进示范项目实施

1.加快历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推广秸秆快速腐熟和有机肥生产等还田方式,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收储运典型模式,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推进历年秸秆项目实施,柳城县重点支持开展甘蔗分步式机收作业,推进水稻腐熟还田及甘蔗尾梢饲料化利用;柳江区重点支持开展甘蔗分步式机收作业,推进玉米、甘蔗尾梢饲料化利用;柳南区重点支持开展玉米、甘蔗尾梢饲料化利用。项目县区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进度。

2.扎实推进秸秆处理相关农机化推广项目。新增购置引进10套分步式机收除杂机具,带动作业点新增一批甘蔗割辅机,割堆机,收集搬运机等蔗叶离田机具及蔗叶打捆机,打包机等蔗叶收集机具。适时组织现场演示会,示范推广蔗叶收集机具。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压实县区责任。推动成立柳州市秸秆焚烧管控及综合利用工作专班,定期召集会商,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同生态部门统筹推进蔗叶焚烧管控和甘蔗离田综合利用工作开展。各县区也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压紧压实责任,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

(二)强化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整合涉农资金,统筹用好中央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秸秆综合利用)、自治区财政2024/2025年榨季剩余蔗叶离田利用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甘蔗分步式机收点建设、培育秸秆(蔗叶)打捆离田作业队伍、收储转运主体及综合加工利用主体。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糖料蔗全程机械化作业补贴等政策,优先补贴分步式机收,鼓励农民购买或使用蔗叶还田机具,扩大蔗叶粉碎还田规模。优化补贴申报流程,及时足额兑付各类补贴资金。

(三)强化宣传指导。在重点区域,结合关键农时,多渠道广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及秸秆禁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转变焚烧秸秆的观念,积极做好经验总结和典型宣传,树立推广一批秸秆综合利用典型。加大露天焚烧秸秆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良好氛围。与宣传部门加强联动,在甘蔗榨季等重点时段,将蔗叶离田综合利用、禁止露天焚烧及PM2.5危害等有关内容纳入宣传工作范畴。加强秸秆禁烧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和应对,严防恶意炒作。

                                                          

柳州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5年7月14日印发